第065章 破尴尬之局-《小小衙内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丁大力的主意谈不上有多么的奇思妙想,无非就是让丁三坡在这部分要求加入参政党派的人群之中,联络一批愿望没那么坚决的一部分,然后把这一部分人组织起来,成立一个学习“马列”、“毛选”经典著作小组。

    当然,光是这么做可能效果不那么彰显,这就需要李俊和的帮忙了。这种事情如果宣传得到位的话,对于李俊和也会有相当的好处,李俊和毕竟是分管团委组工的副书记,这样的学习小组,cāo作得当,发展出相当一批知识分子团员、又甚至是党员,不就是沉甸甸的政绩了么?

    如果中途没有太大的意外,比如国家宏观层面政策再度发生变化,等等,到了出成绩的时候,老爹的一年预备期也就差不多到头了,当选研究生班的党支部书记,或许在资格方面,与那些四五十岁的老党员相比,还有这难以逾越的差距,但要成为党的支部的正式委员之一,那却是水到渠成,再顺理成章不过的事情了。

    丁大力写信的时候忍不住激情澎湃,直把他自己当成了这个学习小组的创始人。或许是因为顾虑到自己的年龄关系,有些方面丁大力也不敢说得太多透彻,大致的思路理了出来,相信丁三坡能够抽丝剥茧理出头绪来的。

    信寄出去了没多久,大概是十天左右的时间,丁大力又很快收到了丁三坡的回信,在信里,丁三坡的兴奋之情丝毫不加掩饰。他告诉丁大力,儿子的来信他稍事整理了之后给李俊和过目,对此,李俊和非常地支持。

    丁三坡分析说,在李俊和这个位子上,说实话,熬资历容易,想要出政绩就太困难了。具体为难的程度,丁三坡没有展开,只是引用了李俊和的一句话:伤脑筋都伤透了哦……而丁三坡的学习小组计划,无疑将是相当出彩的一环,他给了李俊和足够的施展空间,又因为政策落实与平fan始终在有条不紊地进行,相信在不久的将来,通过丁三坡的学习小组而改变当初的意愿、并递交入团或者入党申请书的大有人在,能获得通过的恐怕也不在少数。

    丁三坡最后转述了李俊和的原话:这样的成绩、再加上生花妙笔,就不信成不了大气候!

      


    第(3/3)页